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桩基施工手册看哪本好一点-居然可以这样-phs桩的施工方法-桩基施工手册看哪本好用

来源:古景建材发布时间:2024-04-10 08:41:02点击量:5

主要内容包括:预应力管桩、钻(冲)孔灌注桩、 CFG 桩、桩基检测及新技术应用,共五个部分本文介绍第一部分一、 预应力管桩1、锤击预应力管桩适用范围锤击预应力管桩适用于各种粘性土、粉土,当需要穿透较厚砂性土中间夹层或含砾卵石较多的硬夹层时,采用锤击管桩效果更佳,但因噪音大,在城市建设中应限制使用。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⑴放线定桩位1)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桩测量定位图,并保证轴线控制点不受打桩时振动和挤土的影响2)根据实际打桩线路图,按施工区域划分测量定位控制网,一般一个区域内根据每天施工进度放样 10-20 根桩位,在桩位中心点地面上打入一支φ6.5 长 30-40cm 的钢筋,并用红油漆标示。

3)桩机AAC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复核,保证桩位偏差小于 10mm4)桩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桩长在匹配的工程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的锤击数。

⑵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⑶起吊预制管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管桩在施工中起吊,可采用一点法(位置距桩头 0.29L 处),启动吊车吊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⑷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桩锤自重将桩插入地下 30-50cm,再使桩垂直稳定10m 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AAC10m 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0.5%。

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⑸打桩1)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2)打桩顺序一般按先深后浅、先长桩后短桩、先大径后小径、先施工大承台桩后施工小承台桩的原则,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分两向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3)管桩表面应每米划线标记,以便做好打桩记录,打桩记录应包括入土深度、送桩深度、桩顶标高、最后贯入度、桩锤落距等施工参数4)当遇到贯入度AAC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⑹接桩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应进行接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除接头表面的污物和铁锈,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一般采用电焊接桩,焊接宜在桩四周对称地进行,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 2 层,第一层焊完后必须把焊渣清理干净,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 8min;严禁采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施打。

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 0.5-1m 左右时进行;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接桩时AAC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 2mm;接桩就位纠偏时,不得采用大锤横向敲打;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 1‰桩长。

3)雨天焊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

⑺送桩1)根据设计桩长接桩完成并正常施打后,应根据设计及试打桩时确定的各项指标来控制是否采取送桩,送桩深度不宜大于 2.0m当送桩深度超过 2.0m 且不大于 6.0m 时,打桩机应为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或步履式柴油打桩机;桩帽和桩锤之间应用竖纹硬木或盘圆层叠的钢丝绳作“锤垫”,其厚度宜取 150~200mm。

2)送桩前应保证桩锤的导向脚不伸出导杆末端,管桩露出地面的高度宜控制在 0.3-0.5m;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AAC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应及时送桩3)送桩应采用专用的送桩器,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弯曲度不得大于 1/1000。

4)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空心桩内腔与外界连通5)送桩器应与桩匹配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 250~350mm,套管内径应比桩外径大 20~30mm,插销式送桩器下端的插销长度宜取 200~300mm,杆销外径应比(管)桩内径小 20~30mm。

对于腔内存有余浆的管桩,不宜采用插销式送桩器6)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桩头之间应设置 1~2 层麻袋或硬纸板等衬垫内填弹性衬AAC垫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 60mm7)桩尖应按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考相同条件下不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并修正;送桩完成后应及时将空孔回填或覆盖。

⑻检查验收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 3 阵,并按每阵 10 击的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

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2、静AAC压预应力管桩适用范围静压预应力管桩适用于软土、填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尤其适用于居民稠密、危房附近及附近环境要求严格的地区沉桩,其持力层适用于硬塑或坚硬粘土层、中密或密实碎土层、砂土、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层;但不宜用于地下有孤石、障碍物或厚度大于 2m 的中密以上砂夹层。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1)放线定桩位同“锤击预应力管桩”中“放线定桩位”。(2)桩机就位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吊桩就位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管桩在施工中起吊,可采用一点法(位置距桩头 0.29L 处),启动吊车吊桩,将预制桩吊至静压桩机夹具中,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AAC心,夹紧并放入土中,移动静压桩机调节桩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

桩尖插入桩位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压桩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⑷压桩1)压桩: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进度,一般不超过 2m/min,达到压桩力的要求以后,必须持荷稳定若不能稳定,必须再持荷,一直到持荷稳定为止,持荷时间由设计人员与监理在现场试桩时确定。

2)压桩应连续,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压到底,且最后一节有效桩长不宜小于 5m3)建筑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桩基分成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压桩顺序一般先深后浅,先长桩后短桩,先大径后小径,先施工大承台AAC桩后施工小承台桩的原则,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分两向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压对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4)压桩过程中应测量桩身的垂直度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5%;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的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分析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压力表读数显示情况与勘察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桩难以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出现异常响声;压桩机械工作状态出现异常。

桩身出现纵向AAC裂缝和桩头混凝土出现剥落等异常现象。夹持机构打滑。压桩机下陷。⑸接桩同“锤击预应力管桩”中“接桩”。

⑹送桩1)测量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方可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进行2)送桩应采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得将工程桩用作送桩器3)当场地上多数桩的有效桩长 L 小于或等于 15m 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 1.5m。

4)除满足本条上述 3 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偏差小于 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 15m 时,静压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 8m5)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不宜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 1.1 倍⑺终压条件终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AAC确定终压力标准2)终压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对于入土深度大于或等于 8m 的桩,复压次数可为 2~3 次;对于入土深度小于 8m 的桩,复压次数可为 3~5 次。

3)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的时间宜为 5~10s当压桩力已达到终压条件时,应立即进行持荷、复压,填写施工记录,尤其记录最后三次稳定压力时的复压贯入度及桩顶标高3、质量控制要点PC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50,PHC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80,预应力管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才能开始打桩。

对照地质资料及按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机具,锤击桩采用重锤低击的原则选用桩锤并控制打桩总锤击AAC数,避免桩身混凝土产生疲劳破坏,桩身断裂,静压桩施工时压力不应超过桩身所能承受的强度同一根桩的压桩过程应连续进行,压桩时操作员应时刻注意压力表上压力值,并在压桩前排出合理压桩顺序。

施工场地应平整,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 1.2 倍,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打桩前要认真检查施工设备,将导轨调直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打桩路线,避免压桩或挤桩管桩在运输及堆放过程中应正确叠放,管桩宜单层堆放,当场地不允许时,当叠层堆放时,外径为 500~600 ㎜的桩不宜超过 4 层,外径为 300~400 ㎜的桩不宜超过 5 层;叠层堆放桩时,应在垂直于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 2 AAC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 0.2 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木枋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当桩叠层堆放超过 2 层时,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吊桩时应轻起轻吊,避免使用前桩身已经断裂。

桩尖、桩身质量检查:首先必须对桩尖进行查验、测量,按照管桩有关规范对于桩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对所有到场的桩尖进行测量,对所有到场的管桩进行仔细认真地查验,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

特别是管壁厚度,由于静压法施工中的夹持力较大,壁厚不够很容易把桩夹碎同时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仔细地查验,检查桩身是否粘皮麻面、内外AAC表面是否露筋、表面是否有裂缝、是否断头脱头、桩套箍是否凹陷、表面砼是否坍落等情况。

桩位放线应采用不同方法二次复核打桩时要保证桩体的垂直度,避免桩身倾斜;保证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重合,避免打桩因偏心受力导致桩顶破碎、桩身断裂桩间距小于 3.5d 时,宜采用跳打,应控制每天打桩根数,同一区域内不宜超过 12 根桩,避免桩体上浮,桩身倾斜。

打底桩时,应采用锤重或冷锤施工,将底桩徐徐打入,调直桩身垂直度,遇地下障碍物及时清理后再重新施工接桩时焊接要连续饱满,焊渣要清除,焊接自然冷却时间应不少于 8min,地下水位较高的应适当延长冷却时间,避免焊缝遇水如淬火易脆裂,对接后间隙要用不超过 5mm 钢片嵌AAC填,保证打桩时桩顶不偏心受力,避免接头脱落。

根据管桩尺寸按要求制作桩帽及送桩器,避免因桩帽和送桩器尺寸不合要求使桩顶破碎及桩身断裂。管桩的截桩应采用专业的切割机具进行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要尽量避免打桩机、吊机及其它大型机械在已施打的工程桩上行走4、质量标准预应力管桩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 1 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 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注:①表 1、2、3、4 选自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中个别数据依据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程》做了相应调整;②表中“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参见 JGJ10AAC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5、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预应力管桩施工为即打即隐蔽的工程,出现问题无法在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整改,只能采取补桩等措施补救,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每一步骤都要按照标准严格进行桩体倾斜⑴产生原因1)施打前未按要求双向校核垂直度。

2)遇有地下障碍物3)场地不平整,桩机底盘不稳固水平⑵防治措施1)施打前,应按要求在桩机的正方和垂直的管桩侧面双向架设经纬仪或线坠,垂直度满足要求(小于 0.5%L)后方可起锤,打入约 1m 左右再用仪器校核一次桩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常施打。

2)地下障碍物如果较浅,可以先将桩拔出,清除障碍物后,将坑填实填平,重新放点打桩AAC;如果障碍物较深,无法处理,可会同监理、设计院等单位商议解决办法,更改桩位3)场地应平整坚实,一般不宜大于 9°,符合桩机行走条件。

桩机下方应垫好枕木,保持桩机底盘稳固水平焊缝不饱满,接桩处开裂⑴产生原因:未按规定进行焊接作业,未分层焊接⑵防治措施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焊接层数不得少于 2 层,焊接时必须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 1mm。

贯入度剧变⑴产生原因地质情况不明,地下存在有空洞、溶洞、夹层、古墓等地下持力岩层起伏大桩身破碎断裂⑵防治措施AAC1)在施打过程中,出现贯入度突然变大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可采取超前钻等方法,先探明桩位处的地质情况,将空洞、溶洞等先用中砂或粘土等填塞密实后再重新打桩,或改用其他形式的基础处理方法。

2)在即将收锤时,遇到贯入度突然加大的情况,一般均因地下持力岩层起伏大导致桩身折断或桩身自身破碎造成的这种情况下,采用从桩身内孔吊灯和吊重物检查桩身的完整看是由何种原因造成①如是因地质起伏大造成的,则需采用特殊桩尖,采用嵌岩力强的桩尖进行施工。

②如是桩身自身破碎造成的,则需对进场的管桩质量进行检查,采购质量合格的管桩;管桩桩身强度必须达到 100%时方可使用;同时,在施打过程中,要控制好总锤击数,PC 桩总锤击AAC数不宜超过 2000,最后 1m 锤击数不宜超过 250;PHC 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 2500,最后 1m 锤击数不宜超过 300。

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⑴产生原因1)桩基础密集,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浮起2)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⑵防治措施1)采用“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2)采用开口型桩尖,让部分土体进入桩空腔内,减少土体挤密;同时采用“跳打法”施工,控制每天打桩根数,同一区域内不宜超过 12 根桩。

3)采用井AAC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4)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应在两周左右。

桩身断裂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⑴产生原因1)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稳桩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4)两节以上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5)制作桩的砼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AAC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⑵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钻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桩顶掉角、碎裂⑴产生原因1)预制的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或养护时间短,养护措施不足。

2)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3)桩顶与桩AAC帽的接触面不平,桩沉入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掉角4)沉桩时,桩顶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5)桩锤过大,跳动过高。

⑵防治措施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桩顶的加密箍筋要保证位置准确;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2)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桩顶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使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

3)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加垫等处理才能施工4)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要有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时要更换5)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择桩锤并采用“重锤低击”的方法,严格控制桩锤AAC的跳动高度,禁止高起高落。

沉桩达不到要求管桩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作为施工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最终贯入度控制为主,结合以最终桩长控制参数,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⑴产生原因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至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

2)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压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或穿越较厚的砂夹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沉入到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AAC才能达到贯入度或容易穿越砂夹层,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会有沉不下的现象。

⑵防治措施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先打桩后挖基坑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部分有地下室的工程中,由于基坑不大,开挖后无法进桩机施工管桩基础,只能采取先打桩后挖基坑的方法进行施工。

施工时,坑内的桩尽可能采用长送桩器送至基坑底部,但因地质情况不明确,部分仍不可避免高出基坑底部为此,在开挖前,应标明高出的部分桩的位置,开挖时采取环向开挖的方法,以保持高出的部分桩四周的土体开挖基本上在同一个平面位置。

不得先在一侧开挖,使桩两侧的土体形AAC成一个落差很大的土壁这样容易使土的侧压力过大导致桩体倾斜,甚至断桩在基坑上口和基坑壁的桩,由于不可避免的形成两侧土体高差过大,容易将桩挤偏挤断,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一方面,采取保险系数较大的基坑支护方法,降低基坑壁的水平位移;另一方面,可以在该部分管桩上口采用钢丝绳、钢筋等拉结,牵拉至后方不受基坑土方影响的位置上锚固,抵消部分土体侧压力。

往期发布的资源没有发布的资源都会在知识星球陆续更新

如果没有请联系作者!加入知识星球与更多同行资源随时交流互动解锁更多工程类资料

友情链接: 游戏资讯 A级保温板厂家 网赚 危房鉴定 花岗岩生态石厂家 虚拟手机号码 橡胶软接头 彩色路面 免费电影
Copyright © 2023 古景建材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赣ICP备17012635号-1

赣公网安备 36049002000089号

技术支持: 古景建材 网站地图